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为无色,且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Cu2+、SO42-、Na+、Cl- | B.Na+、CO32-、H+、K+ |
| C.Mg2+、H+、SO42-、NO3- | D.Ag+、NO3-、K+、Cl- |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理查德·赫克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钯催化交叉偶联”方面的研究。下面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正反应速率。 |
| B.催化剂通过升高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 |
| C.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的反应热。 |
| D.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 |
下列变化中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 ΔH=-44.0 kJ·mol-1 |
| B.N2(g)+O2(g)==="2NO(g)" ΔH=+182.6 kJ·mol-1 |
| C.形成化学键过程中放出862 kJ热量的化学反应 |
| D.能量变化如上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代表燃烧热(25℃,101 kPa)的是
A.CH4(g)+ O2(g) 2H2O(l)+CO(g)ΔH1 |
B.S(s)+ O2(g) SO3(s)ΔH2 |
C.C6H12O6(s)+6O2(g) 6CO2(g)+6H2O(l)ΔH3 |
D.2CO(g)+O2(g) 2CO2(g)ΔH4 |
对于化学反应:2Na+2H2O
2NaOH+H2↑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也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
| B.该反应中每消耗1 mol Na,则同时消耗18 g H2O,产生1 mol NaOH和11.2 L H2(标准状况下)。 |
| C.由于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动进行,故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
| D.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断裂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一定比形成新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少。 |
根据热化学方程S ( s ) + O2 ( g ) = SO2 ( g ) △H = -297.23 kJ/mol (反应在298K,101kPa下发生)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况下,燃烧1mol S吸收的热量为297.23 kJ |
| B.S ( g ) + O2 ( g ) = SO2 ( g ) 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 |
| C.S ( g ) + O2 ( g ) = SO2 ( g )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 |
| D.形成1 mol SO2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大于断裂 1 molS ( s )和 1mol O2 ( g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