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镁粉中混有少量的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 B.烧碱溶液 | C.硫酸铝溶液 | D.氨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4 mol/L HB溶液和0. 2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c(B—)>c(H+)>c(Na+)>c(OH—)
B.常温时,pH=2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相等
C.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l③NH3·H2O④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D.0.1mol/L pH为4的NaHB溶液中:c(HB-)>c(H2B)>c(B2-)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气 | B.二氧化碳 | C.碘化钾 | D.醋酸钠 |
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v)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
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 |
C.X、Y为气体,Z、W为非气体 |
D.X、Y为气体,Z、W中至少有一种为气体 |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s)+3B2(g) 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生成2mol AB3 |
B.容器内每减少1mol A2,同时消耗3mol B2 |
C.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
D.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不再改变 |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
B.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
C.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
D.图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