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厂用煅烧黄铁矿(FeS2)制取硫酸,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及少量FeS、SiO2制备绿矾。
(一)SO2和O2反应制取的反应原理为:2SO2+O22SO3,在一密闭容器中一定时间内达到平衡。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
(2)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
A.v(SO2)=v(SO3) | B.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
C.混合气体质量不变 | D.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 |
(二)某科研单位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和O2制备硫酸,装置如图,电极为多孔的材料,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3)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溶液中H+的移动方向由______极到______极;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
(三)利用烧渣制绿矾的过程如下
测定绿矾产品中含量的实验步骤:
a.称取5.7 g产品,溶解,配成250 mL。溶液。
b.量取25 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 01 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40 mL。根据上述步骤同答下列问题。
(4)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完成并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
(5)用硫酸酸化的KMnO4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6)计算上述产品中的FeSO4.7H2O质量分数为______。
(10分)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
700 |
9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c(A)=mol·L-1,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某无色透明溶液,投入金属铝可放出H2。现有下列离子:Mg2+、Cu2+、H+、Cl-、K+、OH-、CO32-,试判断下列两种情况下,各离子存在于此溶液中的情况:
(1)第一种情况: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后呈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离子,一定没有离子,可能有离子;
(2)第一种情况: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后呈蓝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离子,一定没有离子,可能有离子。
(16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使铝与其周围的介质(空气、水等)隔绝,但奇怪的是铝制容器仍不能用来盛放和腌制咸菜。为此该小组的同学对铝表面的氧化膜进行了探究,其过程如下,请完成下列填空。
(1)用坩埚钳夹住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铝片表面接触火焰的部分变暗,片刻后变软,轻轻摇动,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这是因为铝表面氧化膜的熔点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内层铝的熔点,并将其裹住,所以不易发生滴落现象。
(2)取纯净的铝箔,包裹住一小块金属钠后放入水中无现象;将该铝箔用针刺些小孔后再包裹住一小块金属钠后放入水中,迅速就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试解释其中的原因,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砂纸打磨一铝片,使其表面变粗糙,再将其放入CuSO4稀溶液中,2~3 min后有少量红色固体附着在其表面。试写出产生红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
(4)把两块未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都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片刻后其表面产生无色气体。试写出铝的氧化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取一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可以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试解释为什么,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空白处内容。
(1)取23g钠、24g镁、27g铝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之比是。
(2)能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选填下列字母)。
A.分别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B.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 |
C.分别在这两种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
D.分别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
(3)一定量的苏打和小苏打固体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况下均为33.6L,则二者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需要二者的固体质量之比为。
(1)在298K时,1molC2H6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1558.3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利用该反应设计一个燃料电池:用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多孔石墨做电极,在电极上分别通入乙烷和氧气。通入乙烷气体的电极应为极(填写“正”“负”)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3)右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石墨棒上的电极反应式为;如果起始时盛有1000mL pH=5的硫酸铜溶液(25℃,CuSO4足量),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为1,此时若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浓度(温度不变,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可向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