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的装置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并测定其中CO2的体积分数.图中a,b,c,d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实验
供选用的试剂有:①稀硫酸;②澄清的石灰水;③氢氧化钠溶液(试剂均足量)
实验分以下两步进行:
(1)关闭b,c,打开a,d通入混合气体.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乙装置中的现象是 ,说明甲装置中反应是充分的.(注:假设装置中的该气体全部被回收)丙装置中用充满水的倒立量筒收集气体,若通入500mL混合气体,量筒中就会收集到200mL气体,则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如果某同学在读取图中量筒数据时俯视读数,则所读取的气体体积会 200mL(填“>”“<”或“=”)
(2)闭关a,d,打开b,c,让分液漏斗中试剂缓缓流下即可产生另一种气体.则收集该气体应该
使用 法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我们提供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
我们每天通过摄入奶类补充的营养素的主要作用是(1)
。蔬菜、水果等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施加的一种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的有机氮肥的化学式是(2) ,它有促进植物(3)
的作用。一些豆科植物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能被作物吸收的氮的化合物,其反应可看作是氮气、碳、水在根瘤菌的固氮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氨(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是(5)_________。
中国筹划高铁“大棋局”,国人有望乘高铁2天到达美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的车体材料可以是(不定项选择);
A.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的玻璃钢B.硬度大、密度小的铝合金 C.密度小、可塑性好的金属钛
(2)高铁列车上的指示牌使用的有机玻璃属于材料;
(3)若高铁列车使用了氢氧燃料电池,则高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来源是。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以“氢氧化钠试剂瓶口白色粉末的成分”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实验探究中。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试剂瓶口的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甲同学猜想是:Na2CO3
乙同学猜想是:NaOH Na2CO3
丙同学猜想是:
【收集证据】(2)甲同学为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向其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于是他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
乙同学为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取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得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丙同学不同意乙同学的结论,原因是在甲的实验操作中引入,导致乙的实验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
(4)丙同学认为,要想证明NaOH是否存在,应该除去Na2CO3后才能继续证明,于是丙同学重新取白色粉末溶于水,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直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再滴加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认为甲的猜想正确。
请你写出丙同学滴加稀盐酸后所有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5)请你帮助丙同学改进实验设计,。并观察到了现象。得出了白色粉末的成分为NaOH Na2CO3的结论。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镁条与盐酸反应会放出大量热的实验后,想研究金属铝与盐酸反应是否也放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请你和该小组同学共同完成实验。
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加入到锥形瓶内时,可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的现象为;
甲同学观察到反应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现象,从而得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是放出热量的。
乙同学不同意甲的结论,理由是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发现锥形瓶中的液体的量明显多于加入的稀盐酸,请用理化知识解释锥形瓶液体量增多的原因
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数字“2”的意义把2H2、H2O、O2-、O2、NO2、2S2-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
(1)你的选出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