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 ,4gCH4含有NA 个C-H共价键 |
| B.1 mol Fe 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 NA个电子 |
| C.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
|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⑥ |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 A.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体积的关系图。则:n(Mg2+):n(Al3+):n( NH4+)=2:3:2 |
| B.图①中使用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 C.图②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B点会降低 |
| D.图②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H>0 |
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Mg2+、Na+、SO42-、Cl- | B.K+、CO32-、Cl-、NO3- |
| C.Na+、K+、NO3-、SO32- | D.NH4+、Na+、SO42-、NO3-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 2H2O(g) ΔH =-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
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C.已知OH–(aq)+H+(aq) H2O(l) ΔH=-57.4 kJ·mol–1,则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CH3COOH的稀溶液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等于28.7 kJ |
D.已知2C(s)+2O2(g) 2CO2(g) ΔH1 2C(s)+O2(g) 2CO(g) ΔH2,则ΔH1>ΔH2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采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纯铜, b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 B.装置②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
| 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则此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