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表1 2008-2012年我国钢铁行业基本情况(单位:万吨,%)
|
钢材 产量 |
钢材 增量 |
钢铁占世界份额 |
增长量 |
效益 |
|
中国 |
世界 |
|
||||
2008 |
58177.30 |
3.60 |
38 |
75 |
25 |
>8 |
2012 |
95186.11 |
7.66 |
49.7 |
<1.3 |
注:我国钢材市场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
材料二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效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12月10日至13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材料三 作为我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制定了《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大力压减产能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钢铁产能向沿海临港和资源优势地区集中;推进节能减排,使吨钢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大技改力度,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资本投身农业、旅游业甚至文化产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
(3)分析材料三中的做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材料一: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正在建立和扩大文化霸权。有材料显
示,美国目前控制了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好莱
坞生产的电影产品,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80%。文化产品不仅为美国带来丰厚的
商业利润,而且到处推销着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消解着别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来捍卫
自己的文化,如以法国为首的法语地区,已经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为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以法国为首的法语地区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材料:自从2010年11月23日朝韩双方在争议海域发生炮击事件后,朝韩半岛
局势紧张局势进一步升温。11月28日,美韩在黄海举行联合军演,美国派出乔治·华盛顿
号航空母舰参加军演。12月23日,韩国陆军和空军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朝鲜以其核威慑
力量作威胁,称已做好了开展“圣战”的准备。美国白宫22日警告朝鲜称,韩国军事演习
本来是“防御性的”,事先也充分地公之于众了,所以朝鲜没有理由对此作出回应。
西方专家认为,朝鲜的态度缓和,部分归功于中国。中国连日多次呼吁韩朝双方保持克制。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当前朝鲜半岛局势仍然高度复杂、敏感。我们呼吁
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多做有利于缓和局势,有利于维护半岛和平
稳定的事情。”白宫当地时间22日发表声明宣布,胡锦涛将于明年1月19日访问美国,奥
巴马当晚将举行国宴招待会。有分析认为,在此次“胡奥会”上,朝鲜半岛局势将超越其他
所有议题成为中美元首的会谈焦点。
(1)如何看待材料中复杂的国际关系问题?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
(2)以上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中的哪些原理?
材料一: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
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
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
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
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材料二:我国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010年,国务院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于
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如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以上年增加930
亿元,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施各种惠农补贴等;中
央财政拟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
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舍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中央财政拟投入
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提高农民工和城乡新增老大力的就业
能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
解决材料一中出项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对增加人民
收入,改善民生的作用。
(3)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观点,说明我国当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2010年6月,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中国农民艺术节
以“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为主题,以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为主体,以“服务农民、依靠
农民、普惠农民、促进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农民艺术节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市场
筹资运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开发农民文化艺术资源,创造新的农民收入增长
点,促进农民文化产业的形成,推动农业、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农民艺术节的社会公益性,给农民艺人提供展
示平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让艺术节成为弘扬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农民文化艺术展
示交流的重要平台、宣传国家“三农”新貌的阵地和国内外来宾了解与欣赏农民艺术的窗口。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举办中国农民艺术节。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坚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的重要性。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
锦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简要回答为什么实现教育公平必将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
展。
(2)从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对实现教育公平的认识。
(3)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请同学们对政府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出几点合理化建
议。(至少2条)这些建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政府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