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存在下列平衡:2NO2(g) N2O4(g)+Q(Q>0) 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下测定结果最接近理论值的是
A.温度130℃、压强3.03×105 Pa | B.温度25℃、压强1.01×105 Pa |
C.温度130℃、压强5.05×104 Pa | D.温度0℃、压强5.05×104 Pa |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③④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人利用ZrO2作为固体电解质(允许O2-通过)制造出了常温下的甲醇一空气燃料电池。当原电池中有0.5 mol甲醇消耗时,则负极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
B.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l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则![]() |
C.已知常温下,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常数为a,则氢氧化镁悬浊液中![]() |
D.将11.2g的Mg和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x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0.2mol NO2和0.lmolN2O4 |
温度为T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应 PCl5(g)PCl3(g)+Cl2(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 s 的平均速率v(PCl3)=0.0032 mol·L-1·s-1 |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 PCl3和0.20 mol 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
已知Ag2SO4的Ksp= c2(Ag+)×c(SO42-)=1.4×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2" mol·L-1]。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相应溶液,下列示意图中,不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 ΔH=" +Q" kJ·mol-1(Q>0)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Q kJ
D.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