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7日-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年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演讲中多次提到"信任"。她愿通过首脑会谈,进一步开展更有前瞻性的对话,加强中韩在环境、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为两国经济新的飞跃和东北亚共同繁荣奠定基础。这体现出
| A.中韩两国的根本利益—致 |
| B.维护共同利益是两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
| C.中韩两国存在着共同利益 |
| D.中韩两大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 |
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
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有消息表明,2009~2015年,中国将进入“嫦娥工程二期”,
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目前我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
力都已基本具备。这告诉我们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③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④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连串探索性的追问。
据此回答问题。“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
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
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
|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
|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
|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
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 B.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受自身积累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
|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深遂隽永,耐人寻味。他曾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
则”,并努力实践这一原则。他的作品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以及修饰性从句,避免代替读
者作判断、下结论,而只是用准确生动的名词与动词描绘场景和讲述故事,将“水面上的八
分之一”传达给读者,剩下的“八分之七”则需要读者再思考。对“冰山原则”下列见解正
确的是:
①文学创作应尊重读者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其理解和丰富作品
②文学作品应避免传达自己的价值信念和用作家自己的创作意图影响读者
③读者阅读过程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真实还原作品中的场景与故事的过程
④读者阅读过程应是积极调动自身主观因素与作品形成个性化契合的过程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近年来,水墨漫画进入寻常百姓视野,人们在欣赏字与画的同时,也品味了幽默
和哲理。漫画《心有鱼力就足》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精神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突破客观条件限制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魔术是一门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艺术,它是魔术表演者依据科学
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进行的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
| B.魔术制造的奇幻现象是不存在的 |
| 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条件的利用 |
|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现象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