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上,小明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他还想知道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规律,于是在课后请你和他合作进行了以下探究:
(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你的猜想是: ;
(3)设计实验:图中为两个灯泡并联的电路图,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灯泡L1、L2以及电源两端的电压.所需的实验器材有: .
(4)进行实验: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
(5)分析论证:(只要求粗略地写出分析和论证的思路,即怎样得出结论的)
。
(6)实验结论:两个灯泡L1、L2的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7)实验评估:上述实验中,小明只进行了一次测量,得出的结论偶然性的机会很大.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你将建议小明怎样做?
。
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小球从A点到次C点作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4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1)若使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OF会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2)若将纸板的NOF面沿ON向后折,在NOF面上将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文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上图所示;
b.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请你针对文文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文文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
(2)文文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
纠正错误以后,继续回答以下问题:
(3)在c步骤中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4)选择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中时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斜射入水面时的光路图。
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长度S=0.50m的木板搭成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将重力G=5.0N的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
(1)小明在实验中,调整斜面的高度为h=0.22m,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0N,则有用功为 J,机械效率为 .
(2)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进一步研究发现,木板搭成倾角不同的斜面时,将物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的过程中,额外功W额外与斜面的水平长度L(木板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长度)有如下关系:
L(m) |
0.45 |
0.40 |
0.35 |
0.30 |
W额外(J) |
0.90 |
0.80 |
0.70 |
0.60 |
通过数据分析,小明得出初步结论:W额外与L成 比,小明查阅资料后证实此结论是正确的.根据此结论,当斜面的水平长度L=0.40m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当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匀速拉动木板上的物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