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雪同学想制作“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         g。
(2)配制溶液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B.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C.用玻璃棒搅拌,加快固体溶解的速度
D.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3)在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过程中,小明俯视读数,这样配得的溶液浓度会       (填“偏低”、“偏高”或“无所谓”)。
(4)配制好溶液后要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如图标签。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强学习了金属活动顺序后,觉得非常神奇和有趣,刚好有一次机会到化学实验室做实验,他决定自己做一个探究实验。
(1)他猜想:假如将金属钠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能不能把铜置换出来呢?
假如他的猜想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的现象为(写两点)
(2)进行实验:他将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用镊子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然后用小刀将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放入到装有100mL5%硫酸铜溶液的250mL烧杯中,在烧杯口盖上一块玻璃片,观察到金属钠在溶液表面剧烈反应,四处游动,有“嘶嘶”声,熔化并燃烧,有轻微爆炸声,反应完毕后观察到溶液中有蓝色絮状沉淀和少量黑色固体。
(3)为什么会得到与猜想不同的实验现象呢?小强通过查阅资料知道: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和另一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镁受热时能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其它难溶的氢氧化物也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4)分析与小结:小强通过资料并结合实验现象,认为该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请依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反思与交流:通过(2)可知金属钠有什么物理性质(写出一点即可)?
金属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写出一点即可)?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编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如果收集的氧气要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

我校某班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鱼骨的成分,把鱼骨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得到白色固体,冷却后研成粉末,再向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请回答:
已知动物的骨骼中含有Ca2+,则鱼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名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鱼骨放入稀盐酸中浸泡会变软。 B.饮用牛奶可补充钙质。
C.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补钙。 D.胃酸(中含有盐酸)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发现烧杯底部仍有固体未溶解,对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小明认为溶解后剩余固体为变质后的难溶性物质,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小华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华同学的理由是
【进行猜想】 猜想一:熟石灰样品成分是Ca(OH)2
猜想二:熟石灰样品成分是CaCO3
猜想三:你认为熟石灰样品成分还可能是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小烧杯中的物质进行(填操作名称),得到固体和液体。

猜想三正确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溶液;
溶液变蓝
向固体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拓展与应用】
1.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举一例)等也具有这样的性质,认识到这两种物质都应保存。
2.小明想测定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称取上述0.5g样品,加足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在实验室用pH试纸和配制好的10%盐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g
0
2
3.65
6
样品的pH
12
9
7
4

(1)当pH=4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2)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1) ,(2)
(2)实验室选用B和E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一般不用c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
。不选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实验室如选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端进入。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要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装置收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