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本诗以“忧”贯穿全诗,结合诗句回答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
首联是如何表现作者百忧缠心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全诗围绕题目中的“寻”字,逐渐展开。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展开的?
(2).有人说,“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一联中,“过”字和“随”字用得特别好,请结合诗句分析,好在何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虞丞相①挽词三首
(其一)
杨万里
负荷便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②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③,好来未须论。
【注释】①虞丞相,名允文,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曾率军赢得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大捷,在南宋朝野获得极高声誉。乾道八年秋,赴四川综理军政事务,后病逝。谥号忠肃。②杜甫在《八哀诗》中赞严武平定吐蕃叛乱:“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③仲达,司马懿的字。三国时有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这首挽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联系全诗,赏析“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一联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得胜乐
白朴
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1)本元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2)曲子的最后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蝶恋花
赵令畸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①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②香一缕,宿酒醒迟,恼③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④路。
注:①止:通“只”。②沉烟:点燃的沉香。③恼:撩惹。④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结合词意,简要赏析“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句。
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