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曲直,白徒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抗疏,既危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休宁人云。瓶庵父,字绍素。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瓶庵幼失废学怙:依靠
B.尝小舟,问舟子曰僦:租赁
C.力游黄山而后返疾:快速
D.尝就瓶庵曲直平:评判

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州司临门,急星火
B.抗疏,既危免侣鱼虾友麋鹿
C.父尝刲股疗亲痛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D.禹存字也则或咎欲出者

三、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 ”乃增其值。
⑵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
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瓶庵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请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慕容垂妻段氏,字元妃,伪右光禄大夫仪之女也。少而婉慧,有志操,常谓妹季妃曰:“我终不作凡人妻。”季妃亦曰:“妹亦不为庸夫妇。”邻人闻而笑之。垂自称燕王,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伪范阳王德亦娉季妃焉。姊妹俱为垂、德之妻,卒如其志。垂既僭位,拜为皇后。
垂立其子宝为太子也,元妃谓垂曰:“太子姿质雍容,柔而不断,承平则为仁明之主,处难则非济世之雄,陛下托之以大业,妾未见克昌之美。辽西、高阳二王,陛下儿之贤者,宜择一以树之。赵王麟奸诈负气,常有轻太子之心,陛下一旦不讳,必有难作。此陛下之家事,宜深图之。”垂不纳。宝及麟闻之,深以为恨。其后元妃又言之,垂曰:“汝欲使我为晋献公乎?”元妃泣而退,告季妃曰:“太子不肖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之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
垂死,宝嗣伪位,遣麟逼元妃曰:“后常谓主上不能嗣守大统,今竟何如?宜早自裁,以全段氏。”元妃怒曰:“汝兄弟尚逼杀母,安能保守社稷!吾岂惜死,念国灭不久耳。”遂自杀。宝议以元妃谋废嫡统,无母后之道,不宜成丧,群下咸以为然。伪中书令眭邃大言于朝曰:“子无废母之义,汉之安思阎后亲废顺帝,犹配飨安皇,先后言虚实尚未可知,宜依阎后故事。”宝从之。其后麟果作乱,宝亦被杀,德复僭称尊号,终如元妃之言。(《晋书·慕容垂妻段氏》)
【注释】①晋献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因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死、逼逃了几个年长的儿子,导致晋国多年内乱。②安思阎后:东汉安帝的皇后,安思是其谥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殊:特别。
B.垂既僭位,拜为皇后僭:超越本分。
C.妾未见克昌之美克:克制。
D.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祚:福运。

下列各项中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下车;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乞骸骨。
B.古诗文中经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
C.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社稷:社,古代指谷神,即农业之神;稷,指土地之神。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妃、季妃聪慧而有志向。姐妹二人立志不嫁凡夫俗子,遭到邻居的嘲笑,最终二人分别嫁给了慕容垂和慕容德,实现了各自的愿望。
B.元妃为保住社稷敢于进言。慕容垂册立太子一事,元妃持不同观点,她分析了几位皇子的特点,希望慕容垂能够改立太子,结果遭拒。
C.元妃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慕容垂引用晋献公与骊戎之女的典故意在警告元妃不要干预立太子的事,元妃很伤心,转而恳求妹妹挽救燕国。
D.元妃死后得以被按礼发丧。慕容宝即位后,元妃被逼自尽,死后幸得伪中书令眭邃以汉代阎皇后的事进言,慕容宝才遵循旧例安排发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居士阮孝绪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父彦之,宋太尉从事中郎。孝绪七岁,出后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遍通《五经》。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勖,以庇尔躬。”答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飧覆醢。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思自勖:勉励 B.获免竟:竟然
C.累日不值:遇,遇到 D.诸甥岁时馈遗:给予,馈赠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亲友 呼为“居士”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常逃匿不相见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其室迩,其人甚远其身不正,令不从
D.木衰矣皆出于此乎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
(2)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
(3)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
阮孝绪的“居士”风范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董文炳传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暑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选自《元史·董文炳传》)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以田庐若干亩计与贷家直:通“值”,价钱
B.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籍:借助
C.后当我德:感谢
D.或谗之府,府欲害之中:诬蔑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一项是()

A.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B.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C.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D.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是()

A.董文炳十六岁时父亲死去,他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小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
B.董文炳为官有术,恩威兼施,很短的时间就让官府中的人都敬畏他。
C.董文炳力政仁爱,曾因征集军需向私人借贷,后又不忍心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高额利息,于是将自己的家财田亩作价还给了放贷的人。
D.有人向州府说董文炳的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陷害他,加上他不想剥夺老百姓来给自己谋私利,于是最终他干脆弃官而去。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
(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2)韩愈《师说》中说:“ 。”这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词句是:“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对言:“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路金明砦主将张舆战没,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节选自《宋史·李清臣传》)
【注】①濮,指濮王。②常平,常平仓。负责管理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B.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C.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D.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会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
C.“出知大名府而卒”中的“出”指“封建王朝官吏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入” 则有“进入朝廷为官”之意。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还在早年就凭借诗词文章得到神宗赏识。
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识民生疾苦。为官后,他直言善于消除灾异者必能首先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公平正直地为他说话。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
(2)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必修4《过秦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