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注:①相传秦始皇登泰山避雨于这株松树下,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
这两首诗都以“松树”为吟咏对象,简析两首诗中的“松树”有何不同?
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的题(
【南吕】金字经梅边
吴镇
雪冷松边路,月寒湖上村,缥缈梨花入梦云。
巡,小檐芳树春。江梅信,翠禽①啼向人。
【注释】①翠禽:即翠鸟,一种水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称翠鸟。
从诗歌的样式看,这是_
下面有关本作品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用极工整简练的文字描写了一幅冬天乡野雪景图。
B.第三句描写了梨花如梦似幻的朦胧之景,写出了人物对前路的迷茫。
C.最后两句写梅花传递春的信息,翠鸟对着人们欢快地啼鸣,景象和美温馨。
D.作品整体的情感基调积极乐观。一个“春”字消解了雪冷月寒。

“巡”,独字成句,具有独特的意味。请对此作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各题。
呈寇公二首
蒨桃
(甲)其一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乙)其二
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
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
从体裁看,这两首都是近体诗中的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三句中“不知”二字,表现了作者对织女的深切同情。
B.乙诗第二句中的“轧轧”一词,表现了织女的辛勤劳作之苦。
C.两诗都是通过织女与歌女的对比,揭露歌女生活的奢侈淫靡。
D.两首诗语言表达都较为平实,自然流畅,毫无艰涩板滞之感。

简析乙诗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法刻画织女形象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塞下曲(其六)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
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独自回走动的样子。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