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注]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奉命前往常州等地赈济灾荒途中;除夜即除夕。
结合尾联,简要赏析“嫌”字的妙处。
这首诗的前六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本词通过三个层次,委婉细腻地抒写对“春”的情感。请分别用三个词语,概括这三个层次,然后再用一个词语概括本词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杜宇”、“黄昏”、“潇潇雨”这三个意象在抒情上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晚次西陵馆
高 启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回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重要诗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诗歌哪些地方呼应题目中的“次”字,请选择两处加以说明。
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首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理?
答:
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试赏析其中“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采桑女
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蚕丝。
【注】①眠: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②里胥:里中小官吏。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两句描摹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桑女为何“手挽长条泪如雨”?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夜思中原
刘过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衣冠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夜光芒。
注释:①刘过:南宋词人。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统称。③衣冠:指士绅、世家大族。④天阊:天门。⑤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在江西挖到被埋的宝剑。
请对这首诗的颈联进行赏析。
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