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营养缺陷型是指野生型菌株由于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合成途径出现某些缺陷,丧失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如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的合成能力出现缺陷,必须在基本培养基(野生型菌株最低营养要求)中添加缺陷的营养物质(补充培养基)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突变株。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营养物质,可以满足该微生物的各种营养缺陷型生长的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营养缺陷型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中有广泛作用。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可用于淘汰野生型菌株。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一般通过四个环节,即诱变、淘汰野生型、检出和鉴定营养缺陷型。
1.取新活化枯草芽孢杆菌制备菌悬液,再用紫外线照射处理。下列关于将诱变后存活的个体培养,淘汰野生型菌株的做法和原理,正确的是(多选)
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中,淘汰野生型菌株,保留缺陷型菌株
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补充培养基中,淘汰野生型菌株,保留缺陷型菌株
完全培养基中青霉素可以杀死野生型菌株,缺陷型菌株得以生存
补充培养基中缺陷型菌株可以生存,野生型菌株不能生存
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可以生长繁殖,青霉素将其杀死
基本培养基中缺陷型不可以生长繁殖,青霉素不能将其杀死
2.在培养皿倒上一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待冷凝后加上一层含菌的基本培养基,其后再浇上一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经培养后出现菌落,在皿底将菌落标记为A1、A2…,然后在其上再倒一薄层完全培养基,再培养,出现新的菌落,在皿底标记为B1、B2…,则A菌落与B菌落分别较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野生型/突变型)。
3.将待测菌落处理后涂布于某培养基平板上培养,用灭菌牙签逐个挑取待测菌,先后点接于A培养基和B培养基平板上。前后位置及号码相对应。培养后观察。见图一。为检出营养缺陷型,A、B培养基应分别为__________培养基、__________培养基。菌落( )为营养缺陷型。
4.为鉴定上步检出的营养缺陷型是哪种营养缺陷型,将待测菌种悬液涂于图二含有基本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皿背面划线标注C、D、E三区。C、D、E为三滤纸片,分别浸有氨基酸混合液、维生素混合液和碱基混合液。培养后观察。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是该营养缺陷型。图二培养基也可称为_________培养基。
5.如检测菌为碱基类营养缺陷型,要进一步鉴定是哪种碱基营养缺陷型,可同图二方法加浸该营养物质的滤纸片,如加浸________________的滤纸片。
血糖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请回答:
(1) 胰岛细胞分泌激素,除了直接感受_______含量的变化而发挥调节作用外,还可受_______发出的神经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2) 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在摄食后,I/G变_______ (大或小),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所致;当饥饿或长时间运动时,I/G变_______ (大或小),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持血糖水平。
(3) 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的分泌物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高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
②用含滤液的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请指出上述方案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浙江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4%提高到58%。
(1)据图甲分析,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乙表示基因B,α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β链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mRNA,试问:
①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酶a与酶b合成的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转录出的双链mRNA与图乙基因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什么基因B经诱导后转录出mRNA就能提高产油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年9月份以来,一种体长不足1mm的灰白色农业害虫“烟粉虱”,在江苏盐城的大丰等县(市、区)漫天飞舞。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发生区棉花平均每张叶片有卵、若虫(无翅的幼虫)、伪蛹和成虫达5400头(粒)之多。它用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叶片汁液并传播多种病毒,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烟粉虱对黄色很敏感,在田园或大棚内设置黄色板可诱杀成虫。据研究,这种烟粉虱起源于东非,借助一品红或其他花卉的调运进行扩散是其在世界范围传播的主要方式。
(1) 一块棉田里烟粉虱的全部卵、若虫、伪蛹和成虫在生态学上称为一个__________,烟粉虱与被侵害的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农业生态系统易受烟粉虱严重侵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头雌虫1次产卵可多达300余粒,这说明烟粉虱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并非所有个体都能发育到成虫,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4) 用化学药剂杀灭烟粉虱时,有两种用药思路:交替用药和提高用药剂量,_______思路更科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
|
(1) 场所I是__________,在其中进行的主要生理过程是(用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__。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当光照强度达到最大时,光合作用的速度就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内部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 图中D代表的物质是_____,场所III中的C进入同一细胞的场所I,需要穿过_____层生物膜。
(3) 在场所III中,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同位素最先出现在[ ] _____
中(括号内填写图中的字母)。
(4) 长期水淹的植物会出现烂根现象,图中与之有关的物质是[ ]_____(括号内填写图中的字母)。
(5) 若该植物是种在温室中的西瓜,为提高其产量,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施用有机肥 | B.放入传粉昆虫 |
C.用生长素类似物除草 | D.提高昼夜温差 |
(6) 若用同位素18O标记图中的A,小动物以该植物叶片为食,则一定时间后,小动物细胞内含18O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填序号,供选答案:①葡萄糖②淀粉③糖原④氨基酸⑤脂肪)。
将一定数量的生长良好的盆栽植物移入密闭的温室中栽培,栽培期间利用自然光,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24小时内CO2浓度曲线如图。
(1)与BC段相比CD阶段的形成原因是,DE阶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2)AB和EF阶段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原因是。
(3)由图可知该植物长期在该密闭温室中能否正常生长?。(能/不能/无法判断)
(4)在E点敞开棚顶后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如何?(变大/变小/不变/无法判断)。
(5)若该图是C3植物的曲线,换成C4植物后曲线中的AB段将如何变化?(上升/不动/下降/无法判断)。
(6)现已从该植物的叶绿体中提取出色素,并层析分离后得到4条色素带(如右图)。则能转化光能的色素在第条中,如果在色素提取过程中,没有加碳酸钙,则无显著变化的色素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