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猜想物体冲上粗糙程度相同的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大小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将两块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槽分别以与水平面一定夹角α、θ固定,如图所示,将右边的木槽作为实验研究的斜坡。让一金属小球从左边的木槽上同一高度处静止滚下,分别冲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的粗糙程度相同的右边的斜坡,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斜坡与水平面夹角θ |
10° |
30° |
53° |
向上冲的最大距离s/m |
0.50 |
0.40 |
0.36 |
①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同一物体以相同的初始速度冲上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斜坡, 。
② 小明觉得自己的实验中还有不足之处,他又用粗糙程度与木槽不同的塑料槽、钢槽,重复做猜想实验,目的是 。
这是小敏连接的电路,电源是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且电源电压稳定。她进行了以下的几个操作,请你将电路的工作情况补充完整。
(1)只闭合S1,电压表的数值是 。
(2)先闭合S1,再闭合S2时,电压表的示数 ,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3)将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则电流表 (会/不会)被烧坏。电压表 (有/无)示数。
平衡的条件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小红根据如左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为了说明这一结论并不正确,请你在右图所示的杠杠上B点处画出需要对杠杠施加的力的示意图。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中: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
(5Ω、10Ω、15Ω),三只滑动变阻器(10Ω 1.5A、20Ω 1.5A、50Ω 1A),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1)在虚线框内画出如图所示实物图的电路图。
(2)小思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小涵在探究时,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电流值。接着断开开关,取下5Ω电阻,改接10Ω的电阻(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未动),当他接入10Ω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端移动(选填“左”或“右”),直至_______,再次记下电流值。
(4)接着小涵换用15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
电阻R/Ω |
5 |
10 |
15 |
电流 I/A |
0.30 |
0.15 |
0.10 |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比。
(5)小涵实验时所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__________。
小聪利用斜面进行如下的实验。
(1)图中的数据是在测量斜面机械效率时得到的,由此可知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η=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斜面的特点,小聪接着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同一物体时,斜面倾斜角度越大,机械效率越_________,拉力越_________。
②由表中第2次数据可知,此过程中铁块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N。
下图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让质量 (相同/不同)的小球从同一斜面 (相同/不同)高度自由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