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一位爱刨根问底的孩子,他和他几个同学在物理实验室里,想对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一探究竟.
探究一:测力计面板上的刻度为何是均匀的,他们打开测力计的外壳,发现内部结构如图丙,探究结果:弹簧的伸长量x与拉力F成正比关系,若设比例系数为k,则F、k、x间的关系式可写为:________,并在丁图中用图象表示这种关系.
探究二:察看不同的测力计,如图甲与乙同样2N的拉力,甲的伸长量是乙的二倍,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发现,绕制甲弹簧的钢丝更细更柔软,结论:比例系数k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k值越小则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三:他们联想到橡皮筋也近似符合弹簧的规律.那么,若将几根橡皮筋并排使用,更难拉伸,则它们整体的k要比一根橡皮筋的k要__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张玲和李影同学在进行“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现有器材: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阻约为 个,电压约为 的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规格分别为“ , ”和“ , ”的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图甲中已经连接了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张玲闭合开关,并适当移动滑片,小灯泡被烧坏,此时电压表示数约为 ,分析后又向老师借用了一个定值电阻,请你判断定值电阻应 联在电路中、其目的是 。
(4)重新连好电路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到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根据上面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 (选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 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
(2)密度计是利用浮力 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或“越大”
(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
张玲和李影同学在进行“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现有器材: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阻约为 个,电压约为 的电源1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1个,规格分别为“ , ”和“ , ”的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图甲中已经连接了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张玲闭合开关,并适当移动滑片,小灯泡被烧坏,此时电压表示数约为 ,分析后又向老师借用了一个定值电阻,请你判断定值电阻应 联在电路中、其目的是 。
(4)重新连好电路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到某一位置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小张在家中自制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并用它来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有: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
②竹筷的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
③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如图所示)
④把自制的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
根据上面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竹筷下端缠上适量的细铅丝,主要目的是 (选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撑面” 使竹筷能竖直漂浮在液面。
(2)密度计是利用浮力 重力的条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竹筷下表面受到盐水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选填“越小’”或“越大”
(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为
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各电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一班各组同学从甲、乙、丙、丁四种规格的灯中,选取两个并联起来接在相同电源上,组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然后把一个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 , , 处测量电流。并记录数据。
(1)小李将电流表接在 处,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了测量结果准确,她应该断开开关, ,重新进行试验。
(2)小张同学测量时,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向“0”刻度的左侧偏转,电流表连接存在的错误是 。
(3)老师收集到几个组的数据如表:
组别 |
规格 |
规格 |
|
|
|
1 |
甲 |
甲 |
0.12 |
0.12 |
0.23 |
2 |
乙 |
丙 |
0.15 |
0.20 |
0.35 |
3 |
甲 |
丁 |
0.12 |
0.14 |
0.26 |
4 |
甲 |
丁 |
0.16 |
0.18 |
0.30 |
对于测量数据的相关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两个是 。
、第1组数据没有测量误差
.分析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选用不同规格的灯进行实验,可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第4组数据的偏差可能是电流表未调零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