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很多因素都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于是,
同学们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测量数据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实验分析】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表格中的“测量数据”的指的是:相同时间内 _。
(3)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 (填编号)。
【实验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 。
【交流评价】
(1)甲同学提出在上述实验中测量 同样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2)乙同学提出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反思】
除了上述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外, _(写一种)也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你的实验方案是 。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图一实验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 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_ ;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给试管加热。
王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王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1)这台家用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文字表达式 |
取一只250 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燃着的石蜡插入集气瓶中 |
石蜡燃烧得更旺 |
文字表达式I |
表中,文字表达式I是 。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实验记录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
①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② |
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
/ |
/ |
③ |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 mL。 |
收集200 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
④ |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 |
⑤ |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 进行操作I |
现象I |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
表中,操作I是 ;现象I是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B中剩余水体积/mL |
100 |
42 |
39 |
41 |
38 |
【数据处理】已知,在上表数据中,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在数据处理时应删去。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
【实验反思】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
草酸钙(化学式为CaC2O4,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能分解。小红同学为了探究其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变化,进行如下实验:取12.8g草酸钙固体在不断加热的条件下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t2时问段内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产生了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它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相同,则该段时间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t2~t3时间段内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
(3)t3~t4时间段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小强和小明另取12. 8g草酸钙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对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C2O4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O4+2HCl=CaCl2+H2C2O4;草酸(H2C2O4) 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设计方案并实验】
同学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小强 |
取少量固体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蓝色 |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 。 一定不含有 。 可能含有 。 |
小明 |
另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稀盐酸 |
有气体产生 |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 。 |
【交流与讨论】三位同学经交流后认为,该剩余固体与图中 时间段的物质成分相同。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点只有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连接仪器,检查 :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连接好,夹紧弹簧夹(最初气球处于瘪的状态,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水的体积为50mL)
再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是热水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白磷很快被引燃,但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剩余气体 (填写“支持”或“不支持”)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表达式: ;
(2)在整个过程,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注射器的水自动喷出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②当注射器的水还剩下 mL时停止下流;【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确定发生装置需要常考虑的两种因素是 .
A.反应物的状态 | B.气体的密度 | C.反应的条件 | D.气体的溶解性 |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完成以下各题.
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应选用 和 装置来制取并
收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若用F装置收集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_;
A装置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
30%双氧水的质量 |
加入的水的体积 |
二氧化锰质量 |
收集时间 |
1 |
10 |
40 |
5 |
200 |
2 |
20 |
30 |
5 |
100 |
3 |
30 |
20 |
67 |
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 ;
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实验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g;
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反应与双氧水的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