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同学在装置B中放入高锰酸钾加热,发现导管被粉末堵塞,同学小明指出造成这种后果主要是因为小华忘记了在试管中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___ 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为了收集纯净的NO气体,利用图Ⅰ、Ⅱ所示装置,用橡皮管将 (填导管口字母)与c相连组成收集装置。收集时,应先在Ⅰ中装满 。
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1)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在H2O、CO2、MgO、CuO中,水是 _______;
(2)依据所含物质种类:在水、空气、加碘盐、大理石中,水是 ________;
(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CaCO3、NH4HCO3、 Ca(OH)2中,水是 ________;
(4)依据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水、铜、氩气、食盐中,水是由 ________ 构成的。
(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1个氧原子________;②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 ________;
③2个铁离子________;④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________ 。
(2)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有 ________ 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__ 电子(填“得”或“失”),所形成微粒的符号是_________,该微粒与铜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取少量该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经检验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选填序号)。
A.该物质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
B.该物质中只含有碳、氧元素 |
C.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D.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2)乙同学取3.6g该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经测定生成5.4g水和11g二氧化碳。5.4g水中含氢元素g,11g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g,则该物质中氧元素(选填“含有”或“不含”)。
(3)丙同学根据乙同学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进一步计算出该物质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图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图2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图3 氢气的检验
(1)图1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集气瓶中未预先加少量水,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2)图2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原瓶中空气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3)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方法如图3所示,点燃氢气时,表明气体不纯。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若选用A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3)若选用B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化学方程式是。
(4)可选用D装置或E装置收集氢气,原因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