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北极航道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 B.印度洋海盗猖獗 | C.传统航道拥堵 | D.北极沿岸多港口 |
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
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
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
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 |
北极航道是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 | 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 |
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 | 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 |
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
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
B.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
C.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
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
由图可知,陆地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
下图是“1959年-2009年秦岭北坡某河流域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径流深度变化”,可知该流域()
A.秋季干流水面达最宽 |
B.径流量与降水量成正比 |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D.植被破坏明显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
C.极地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 |
B.东南季风极地东风 |
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 |
D.西南季风盛行西风 |
读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例(2013年12月30日统计)。完成下列问题。据图可知()
A.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
D.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 |
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区()
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 |
B.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
C.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 |
D.河流较多,无需修建大量灌溉设施 |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右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A.沼泽大面积萎缩 | B.土地荒漠化 |
C.森林面积锐减 | D.生态用水紧张 |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B.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