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①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吴广素爱人 ②比至陈
③使公及桓楚将 ④桓楚亡在泽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令辱之 | B.皆下之 | C.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 D.独籍知之耳 |
翻译句子。
①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 。
②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 。从上述两个语段中,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èi):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_______________⑵袁府君即日便征_______________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8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1)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2)俶尔远逝:___________
(3)斗折蛇行:___________(4)不可久居: 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本文多处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请结合所给语段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公与之乘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B 小大之狱肉食者谋之
C 忠之属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D 公问其故故逐之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曹刿怎样的性格特点?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是全文的纲领。那么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鲁庄公的“鄙”,又在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的“远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往来翕忽 ②悄怆幽邃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盖竹柏影也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B.皆若空游无所依 |
C.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 D.其岸势犬牙差互 |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试分析两段文字情感的异同
课内文言文阅读。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
①春和景明景: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是:
③屋舍俨然俨然: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岳阳楼记》中作者写“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物产生以物喜、以己悲之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
比较下面的两个句子,说说它们在写景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
①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