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吴广爱人                           ②至陈                     
③使公及桓楚将                        ④桓楚在泽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令辱 B.皆下 C.此亦天亡秦时也 D.独籍知

翻译句子。   
①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                                                                  
②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                                                                  
从上述两个语段中,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乙】故鄣县①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②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③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④被径。风雨如晦⑤,鸡鸣不已。信足荡累⑥颐物⑦,悟衷⑧赏。《与施从事⑨书》
【注】①故鄣县:古地名,在今浙江安吉西北。②干:连接。③企:祈求,盼望得到。④春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⑤晦:黑暗。⑥荡累:消除烦恼。 ⑦颐物:留连物态以怡情养性。颐,颐养,保养。⑧悟衷:内心有所感悟。⑨施从事:作者的朋友。
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1)窥谷忘()(2)春罗径()
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流飘荡民欲也 B.一百里潭中鱼可百
C.秋露霜以君长者,故不错意也 D.归飞鸟贤能为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仔细阅读甲、乙两文后总结归纳,两文分别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分静景、动景归纳,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与朱元思书》
《与施从事书》
静景


动景


吴均的这两篇短文在写景的同时,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余幼时即学()(2)加冠()
(3)听()(4)琅琅达()
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计日以还 D.以刀劈狼首

翻译下列各句。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读了【甲】【乙】两文,宋濂和王冕你更欣赏哪一个?试结合选文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

阅读下列古文,完成文后题目。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初,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凶荒。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寿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注】①朱子,即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②程子,即程颐,北宋教育家。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
诸生于学宫()②课农桑()
③以凶荒() `④事母过氏孝()
下列句中的“于”与“学于江浦庄昶”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C.如使人之所欲有甚于生 D.战于长勺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
成化二十年举进士
翻译下列句子。
①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
译: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
请结合原文有关内容,说说邵宝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⑴且 秦 灭 韩 亡 魏
⑵长 跪 而 谢 之 曰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2)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3)寡人与(4)长跪而之曰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徒以有先生也。

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该句话的“潜台词”。

唐雎“士之怒”回击秦王“天子之怒”,表现了什么唐雎精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问。
【甲】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乙】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候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好(hào):喜欢。弋(yì):用绳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②烛邹:人名。亡:逃。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不可谓知类()②公输盘不()
③召而之公前()④寡人闻命矣()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烛邹汝为吾群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②使诸候闻之,以吾君重鸟轻士,是罪三也

墨子是怎样折服公输盘的?从中表现墨子的什么进步思想?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的一项是()

A.[甲]文写墨子用道义说服公输盘。
B.[乙]文晏子以烛邹陷国君于不义为理由,委婉提出了国君的错误,从中可见晏子尖刻、泼辣性格特点。
C.[甲]文墨子见公输盘后,不从正面说服公输盘不要攻宋,而是采用迂回战术,巧妙设喻,诱使公输盘说出自相矛盾的话来
D.[甲][乙]的阅读,可获得“劝说”方面的启示要坚持正义;要讲究方法;要善于表达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