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二》)
注释①会田:会猎,聚会打猎,常指两国以盛兵相向。田,同“畋”,打猎。②为寇:此处指入侵。寇,入侵者。 ③祭北门:指在徐州北门向北祭祀祈祷。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使守南城(     )  ⑵使盗贼(     )
与“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一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D.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根据语段,概括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 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大王加()(2)故不意也()(3)请广于君()(4)长跪而之曰()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语段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给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
是 故 古 之 王 者 建 国 君 民 教 学 为 先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② 是故古之王者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是再啮其言 B.其反激至石
C.湮沙上我如浮云 D.岂能暴涨携之去可以师矣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 唐雄不辱使命》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故不意也()
秦王色()长跪而之曰 ()
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秦王使人安陵君日②太守
B.①秦王不②俟其欣则又请焉
C.①安陵君其寡人②潭中鱼可百
D.①愿终守②愿借子杀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阅读下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有佳肴 (2)不知其
(3)学半 (4)不知其
下列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 B.虽有嘉 C.教然后知 D.教然后知困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

阅读文言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①,忽忆戴安道②。时戴在剡③,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④方至,造门⑤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②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③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④经宿:一整夜。
⑤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怀民亦未()(2) 少闲人()
(3)人问其()(4) 经宿至()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欣起行四望皎 B.造门不前返潭西南
C.王子猷山阴不可久 D.今来,我欲辱之经宿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甲】段文字描写月色,【乙】段文字描写雪景,二者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试举例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