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才能国强,民安才能国稳,故民生乃国之根本。
农民增产不增收,是农户致富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家庭农场主老马种的是统一的优质稻,面积大、品质好,让他有能力挑粮商。但由于缺乏烘干设施,无法控制自己卖粮的节奏,只能以1.44元的价格卖出粮食。同样卖稻子,农村合作社负责人老胡,既能借助新型粮食经营模式(如图所示),又有国家补贴大半的专业统一的烘干设备,自主选择了卖粮的好时机,以1.7元的价格卖出粮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注:“粮食银行”是一种采取市场化运作,吸收农民手中余粮“储蓄”,“储户”可凭“存折”随时提取、购粮、折现的新型粮食经营业态。
(1)简要说明为什么老马和老胡获得的收益不同。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农民如何才能控制卖粮节奏,实现增收。
当前,我国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关键是要把已有的成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坚持统筹城市和农村、兼顾当前和长远、政府救助与动员社会力量救助并举,切实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3)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应怎样使困难群众获得有效救助。
建设武汉“市民之家”,是武汉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市民之家现有66个单位进驻,设立318个受理窗口、办理426个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它的配套建设分为城市规划展示馆和中庭文化展示区,它们是一座集政务服务、规划展示、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项目被市政府列为2012年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首。
(4)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说明武汉市委是如何践行为民执政理念的。
(年上海政治)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水十条”明确将治理污染物排放问题提升到“国家水安全”的高度,同时提出要节约用水和保障水生态系统平衡。因为保护水资源涉及生产生活用水供给、治理污染物排放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三个问题,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前,水环境能够承载的污染排放容量已接近极限,污染物排放已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平衡。治理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从辩证法角度,概括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运用的方法论。(限答一个)
(年安徽文综政治)材料: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年海南政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
(年广东文综政治)材料二: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经营发展道路。随着实力不断提升,该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至2014年6月,改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4217亿元。
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涵的矛盾观。
(年福建文综政治)材料: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
论据及论证过程 |
观点一:经济先行 |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
观点二:文化先行 |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
材料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