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水生植物种类 |
漂浮植物 |
浮叶植物 |
沉水植物 |
||||||||
紫背浮萍 |
水鳖 |
菱 |
荇菜 |
金鱼藻 |
穗花狐尾藻 |
苦草 |
马来眼子菜 |
轮叶黑藻 |
伊乐藻 |
||
采样点 |
养殖区1 |
+ |
+ |
|
|
++ |
++ |
|
|
|
++ |
养殖区2 |
+ |
+ |
|
|
++ |
++ |
|
|
|
++ |
|
航道区1 |
|
|
|
|
++ |
+ |
++ |
+ |
+ |
+ |
|
航道区2 |
|
|
+ |
+ |
+ |
+ |
++ |
++ |
+ |
+ |
表中“+”表示出现,“++”表示优势种
(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____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________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__________________,使水质净化。
(3)在养殖区1放养一定数量的某种鱼类,其种群的数量会出现_________型增长,养殖户为获得收益又能维持鱼类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在其数量超过__________时可适度捕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Ⅰ(每空1分).图1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2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含量的变化曲线。根据图回答:
(1)图1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它由_______(阶段)产生,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A物质在叶绿体内的运动方向是。
(2)图1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_。
(3)图2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在无光照时,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含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Ⅱ.(每空2分)某兴趣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过程用同种生物、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通过缓冲液调节使密闭小室空间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第3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4组装置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2)装置虽置于25℃环境下,但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
(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还不太严密,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实验的条件组合是。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
(2)该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有光的条件下, CO2进入细胞后,在[ ] 发生反应形成有机物.
(3)细胞中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 ] ____________。
(4)假若该细胞是动物体内的癌细胞,则细胞表面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 __ _____。
(5)若该细胞是人体内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细胞中结构⑩发生的主要变化。
将3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K情况基本相同,随后对3株幼苗进行处理和检测,其结果如下:
请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情况 |
过一段时间后的检测结果 |
|
A |
剪去大部分叶 |
吸K+量稍微减少,吸水量明显减少 |
B |
注射呼吸抑制剂 |
吸水量保持不变,但吸K+量明显减少 |
C |
在培养液中增加钾肥 |
吸K+量没有增加,吸水量明显减少 |
(1)A幼苗吸水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2)B幼苗吸K+量明显减少,说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是_____ 。
(3)C幼苗吸K+量没有增加是因为根细胞膜上_______的数量受到限制,吸水量明显减少是由于
(4)3株小麦幼苗的实验可以说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和吸收水分的关系是 。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Ⅰ(每空1分).图1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2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含量的变化曲线。根据图回答:
(1)图1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它由_______(阶段)产生,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A物质在叶绿体内的运动方向是。
(2)图1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_。
(3)图2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在无光照时,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含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Ⅱ.(每空2分)某兴趣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过程用同种生物、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通过缓冲液调节使密闭小室空间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第3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4组装置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2)装置虽置于25℃环境下,但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
(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还不太严密,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实验的条件组合是。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
(2)该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有光的条件下, CO2进入细胞后,在[ ]发生反应形成有机物.
(3)细胞中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 ] ____________。
(4)假若该细胞是动物体内的癌细胞,则细胞表面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 __ _____。
(5)若该细胞是人体内正在衰老的细胞,则细胞中结构⑩发生的主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