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含有80多种元素,可供提取利用的有50多种。
(1)其中“氯碱工业”就是以食盐水为原料制取Cl2等物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氯气 (填写装置的序号)。
(3)实验室中模拟Br—→Br2的转化,可以通过在KBr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的实验进行实现。写出Br—→Br2的转化离子方程式为: ;氯水不稳定,要现用现配,下列吸收氯气制备氯水的装置最合理的是 (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4)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00 mL残余液放入烧杯中,将烧杯(含玻璃棒)放在电子天平上(如右图),再把已称好50.0 g CaCO3粉末慢慢加入到残余液中,边加边搅拌使其充分反应。观察读数变化如下表所示:
CaCO3用量 |
未加CaCO3时 |
加约四分之一时 |
加一半时 |
全部加完时 |
读数/g |
318.3 |
325.3 |
334.5 |
359.5 |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①实验中产生的CO2气体质量为 ;
②残余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②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①实验时,须先从管通入气体,再从管中通入气体;
②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10分)乱扔废旧电池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一节废电池就是一颗“炸弹”。某同学用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可能含有MnO2、NH4Cl、ZnCl2等物质)进行如下实验:
(1)上述三步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将灼烧后的固体移入试管,滴加双氧水,能迅速产生一种使余烬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由此推断黑色固体中含有MnO2,它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为____________。MnO2有一定的氧化性,请写出一个MnO2作氧化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步骤②的滤液中含有,下面是某一实验方案记录片段.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Ⅰ.将一支充满标准状况下的NO2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则试管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试管中的溶液不扩散);若试管中混有N2O4气体,则试管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Ⅱ.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1)用NH3转化法,在催化剂条件下可将NO、NO2转化成无毒的气体。写出NH3 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用VLNaOH溶液完全可以吸收含aL NO、bL NO2、cL N2O4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下),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已知:2NO2+2NaOH=NaNO2+ NaNO3+H2O; NO+NO2+2NaOH=2NaNO2+H2O
(共11分)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是两种常见金属,且反应Ⅲ是工业制盐酸的反应。
①反应Ⅰ中甲在通常条件下和水剧烈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焰色反应为黄色的物质,则工业上生产甲的一般方法是。
A.热分解法 B.热还原法 C.电解法
②反应Ⅱ中乙与H2O在高温下反应,除丙外,还生成一种有磁性的物质,则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甲、乙是离子化合物,且反应Ⅲ是工业上制漂白粉的反应。
①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若反应Ⅰ是气体实验室制备的反应,该气体分子为14电子结构。则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饱和氯水中加块状石灰石,能制得较浓HClO溶液,同时放出一种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写出HClO的结构式。
(共11分) X、Y、Z、R 、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且R的一种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写出R该原子符号。
(2)比较稳定性:R氢化物W氢化物;还原性:R氢化物W氢化物(用=、>或<填空);并用化学方程式证明R和W的非金属强弱。
(3)Y的氢化物极易溶于水,试解释原因。
(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做其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Y和Z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电子元件。工业上用Z的氧化物、X单质和Y单质在高温下制备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