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B.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为使噬菌体外壳带有放射性,需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D.格里菲斯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有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中碱基对替换的结果 |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12% |
C.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是由于该抗性基因突变频率高 |
D.丙地区敏感型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A.利用①、②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
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
下列可遗传变异一定不引起染色体上DNA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的是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染色体数目变异 |
有关下图中信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中,可经b、c过程直接合成生长素 |
B.某种病毒的信息流是e、c过程 |
C.图乙所示仅发生在图甲的e、c过程中 |
D.图乙中①②③表示一个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