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六幺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①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词的上片,诗人为了凸显“六代兴亡如梦”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词的下片提到了“渔翁”的形象,请简要赏析这一形象,并说明诗人写到这一形象的用意。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减字木兰花春情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内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魂归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清平乐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1)这两首词题材相同,都是写,艺术手法相同,都是。
(2)两首词的结句都提到了“杨”,作者借此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回答1~2题。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 |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
2. |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篇借眼前景抒胸中情,诗中的“风雨”是实指,也是隐喻。联系诗人的政治处境,分析“风雨”的喻意,并概括诗歌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第一小题只选做一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①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这首诗首联的哪个字最为传神?为什么?
②《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评家认为这首诗妙在后两句。试结合诗句,从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角度写一段不低于80字的赏析短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台城》中“鸟空啼”的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
(2)“空”字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