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免疫的过程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感染病毒后需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 |
B.一个成熟T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只有一种抗原的受体 |
C.用环孢霉素A使病人的T细胞增殖受阻,可明显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
D.以抗毒血清治疗病毒性重症患者属于二次免疫 |
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放大倍率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左移 |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影像,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 |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几种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C是组成糖类的最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经C5、C3形成(CH2O) |
B.N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没有N元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
C.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H2O |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都有ATP的合成 |
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常会因受到光照而被活化,分析得知一种在叶绿体内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其活性受到PH及其镁离子浓度的影响如图所示。据图分析,白天与夜晚相比,叶绿体内部的PH及镁离子浓度最可能会发生下列哪一种变化()
A.PH不变,镁离子浓度不变 |
B.PH不变,镁离子浓度下降 |
C.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上升 |
D.PH上升,镁离子浓度上升 |
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中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2、4和细胞形态上 |
B.被人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是结构4 |
C.在细胞分裂末期,结构7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8 |
D.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结构7,细胞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9 |
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下,核糖体呈小球体,都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
B.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它的形成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 |
C.核糖体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在其中形成了肽键 |
D.核糖体与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