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干酵母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酵母细胞活化 |
B.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 |
C.将活化的酵母细胞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轻轻搅拌,以免产生气泡 |
D.制作凝胶珠时,应快速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l2溶液中 |
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B.II—4是携带者 |
C.II—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 D.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 |
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C.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
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可以有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参与 |
下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发热和寒颤 |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
C.剧烈运动和出汗减少 |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
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
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
D.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