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基因工程、高性能计算机、量子信息、3D打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材料二: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年份 |
2008年 |
2010年 |
2012年 |
R&D经费支出(亿元) |
4616 |
7063 |
10240 |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
314045 |
401513 |
519322 |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
1.47 |
1.76 |
1.97 |
注: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
(2)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新闻链接:
“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于2012年2月3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张平宜、朱光亚、刘金国、杨善洲、吴孟超、吴菊萍、胡忠、谢晓君夫妇、阿里木、孟佩杰、刘伟等人当选。
(1).他们之所以成为“感动中国”人物,是因为他们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的内容是什么?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这种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3).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我们体会到承担责任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获得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称号的孟佩杰有着不幸的童年。5岁,父母相继去世;由养母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因病瘫痪,养父离家出走。从此,她独自撑起一片天。12年来,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洗漱梳头、喂饭、换洗床单尿布、为养母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每次全部收拾完都得到9点以后,然后她才歇下来做自己的功课。12年来,再苦再累,她都没流过一次眼泪,什么时候都是一脸阳光。要强的孟佩杰还曾拒绝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她常鼓励自己,“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2009年孟佩杰被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 ,被网友评为 “临汾最美女孩”。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困难,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孟佩杰选择了一条自立自强之路。结合材料说说她的自强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2)自强固然要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但最关键的是什么?为什么?
答:
(3)读了孟佩杰的事迹后,对你的学习和生活分别有什么启发?
答:
小敏在小学时是班干部,学习成绩是全班最好的。进入中学后,她又被选为班长,这个班在她的带领下搞得很好。但期中考试她的成绩却下降了。这时,一向自信的她觉得对不起老师的期待和同学的信任,更怕家长的责怪。为此,她茶饭不思,学习和工作不如以前了。
(1)她以这样的心态面对挫折,对吗?为什么?
答:
(2)小敏受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果你是她的好朋友,应该怎样开解她?
答:
当前,在部分同学中认为“我们年龄还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经地义”。
(1)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这种思想有何危害?
答:
(2)我们应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答: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困难。面对困难,小华和小明有不同的表现:小华总是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怎么老是碰到困难,因此,意志消沉,不敢面对困难。而小明非常冷静,总是仔细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想办法克服困难。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属于一种什么的心理品质?他们的这种心理品质对他们个人的学习、成长有什么影响?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