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四个省(市)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比较表,完成下列各题。与表中甲、乙、丙对应的省(市)分别是
A.江苏、山东、广东 | B.北京、吉林、江苏 |
C.吉林、江苏、山东 | D.广东、北京、吉林 |
与全国相比,丁地区的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 | B.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
C.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 D.人口增长较快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各题。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 B.10000 |
C.6000 | D.4500 |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是:()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如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各题。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美国 | B.印度 |
C.日本 | D.英国 |
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
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情况。读图,回答各题:2000-2020年,我国( )
A.年轻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提高 |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少 |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 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
根据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
C.人口老龄化严重 | D.人口大量外迁 |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某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地点位于同一半球的是()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 B.大气环流 |
C.地面起伏 | D.天气状况 |
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数九期间()
A.青岛日出方向从东北方向向东方移动 |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
C.开普敦昼长逐渐变短,但长于夜长 |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并到达北半球 |
材料中的“数九期”主要流传地区可能是我国()
A.华北 | B.华南 | C.西北 | D.西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