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下图为“某城市主要干道市区与郊区之间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①、②曲线所反映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
| B.①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
| C.②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
| D.14时进出城的车流量相等 |
交管部门对市区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主要利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 | B.数字地球 | C.地理信息系统 | D.遥感技术 |
读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图A)和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回答下列各题。
图A中我国承接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②、③分别是指()
| A.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
| B.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
| C.环渤海地区、闽南地区、珠江三角洲 |
| D.山东半岛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根据图B所反映的IT产业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今后我国IT产业发展的核心策略是()
| A.发挥劳动力价格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 |
| B.加强市场营销,努力拓展国际市场 |
| C.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扩大规模效益 |
| D.加大科技投入,由“IT制造”向“IT创造”升级 |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
A.“民工荒”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B.经济腹地较小 企业间过度竞争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 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 资金严重短缺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市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化水平 | B.经济发展水平 |
| C.用地紧张 | D.人口数量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
| 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
|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
|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
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
|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
|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
|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150米 | B.199米 |
| C.278米 | D.400米 |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2005年相比,在我国2010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A.煤炭 | B.石油 |
| C.天然气 | D.水电 |
下列关于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将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
|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
|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
| D.石油的总消费量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