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
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时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姓“资”姓“社”问题和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邓小平“南巡”主要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成果 |
B.邓小平“南巡”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突破口 |
C.邓公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
D.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致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
C.新旧风俗相互交织 |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涉及各个方面 |
1987年9月,国务院颁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分子。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贩运、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行为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这突出反映了()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B.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
C.法律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 D.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
国家机构的改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再到如今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这种变化反映出()
A.机构精简,提高行政效率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C.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不需要计划 | D.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
下图是1980年摄于北京故宫的一幅照片。图中红旗轿车前的牌上写有“在不影响我处工作情况下,观众使用车照一次收费两角”字样。若给此照片取一标题,较为合适的是
A.市场经济春风吹进皇宫 |
B.民族汽车工业重获新生 |
C.传统经济观念根深蒂固 |
D.自主经营观念深入人心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是指()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