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全国首届微艺术季在武汉落下帷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在“微艺术”这一概念下创作了200余幅作品。“微艺术”也是第一次以正式独立的形态被大家所关注。据此回答:下列对“微艺术”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具有发展性,不受时代的影响
②具有创新性,是作者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③具有客观性,不受作者主观因素的制约
④具有继承性,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目前,“微艺术”浪潮席卷了整个网络,也延伸到很多人的生活中。微摄影大赛、微电影大赛……电影、摄影、绘画这些“高高在上”的艺术门类在“微”世界里,变得那么和蔼可亲。这体现了
①大众传媒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发展要面向广大人民,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③受群众喜爱的“微艺术”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④“微艺术”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文艺形式的衰落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2013年初,《人在囧途之泰囧》创下了国产电影票房最新记录。接时代的地气,接当下的地气,是它成功的根本。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
| B.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 C.票房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
| D.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这说明()
| A.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
| B.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 |
| C.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的文化 |
| 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续 |
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求你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体现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 A.相互借鉴、加强融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
| B.和平相处、文化渗透、提升文化软实力 |
| C.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 |
| D.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