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涉及无公害食品行业、环保生产技术的专业性开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废弃物再循环等。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当今高科技开发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
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加快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12年6月国务院制定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
材料二 国务院在《规划》、《意见》中对于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若干具体政策措施。
《规划》、《意见》所列部分措施 |
经济学依据 |
安排中央财政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及环保产业重点工程 |
|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 |
|
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
|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 |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所采取措施的理论依据。并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就我国如何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标提出合理建议。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在当前,要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的关系如何?
材料一:2004年,云南省政府为了提高政府的高效依法行政能力,让老百姓成为受益者而实施一个名为“云岭先锋”的重大社会工程。就在这项工程启动的当天,昆明市开通党建“110”群众监督专线与市长专线“12345”联动,请老百姓做行政行为的监督者。使“权力行使到哪里,民众的热线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材料二:某市交通局和财政局联合发布一个文件,规定市内出租车每年增缴车牌使用费1万元,以用于出租车的管理。对此,出租车司机议论纷纷,有的说:“增加收费不合理,我们一起去闹事,表示抗议。”有的说:“这个规定确实不合理,但我们要依法通过正当渠道反映情况,争取解决问题。”经过讨论,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派代表将情况反映给《焦点访谈》栏目。《焦点访谈》播出后,该市政府撤销了文件,还向司机退还了钱款。
(1)结合材料一说明政府这样做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材料一:200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新选出来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总数1985名,其中:工人农民551名,占代表总数的18.46%;知识分子631名,占代表总数的21.44%;干部968名,占代表总数的32.43%;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480名,占代表总数的16.08% ;人民解放军268名,占代表总数的8.98%;香港特别行政区36名,占代表总数的1.12%;澳门特别行政区12名,占代表总数的0.40%;归国华侨38名,占代表总数的1.27%。
材料二:2005年3月5日至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会议决定,接受江泽民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等。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哪些基本内容?
材料一在2008年ll月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365票对l73票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44任总统,由此,民主党由在野党成为执政党。
材料二 2010年3月2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出席医疗保险改革法案签字仪式,美国民主党人努力多年的全面医改目标终将实现。而共和党人则继续与医改“势不两立”。 奥巴马去年上任时曾提出“跨党派医改”,众议院共和党人就一致投下反对票。
(1)我国和美国政体的相同点是
A.君主立宪制 | B.议会君主制 | C.议会共和制 | D.民主共和制 |
(2)有人认为:“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是对立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009年9月10日,全国“双百”人物评选揭晓。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自5月中旬以来,有近1亿群众参与投票,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结合材料,从价值观角度,分析开展评选“双百”活动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