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32-== CO2↑+H2O |
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Ca2+ + HCO + OH-= CaCO3↓ + H2O |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 |
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3)2]++4OH-![]()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ClO-+CO2+H2O = HClO+HCO |
B.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2Fe2++Cl2 =2Fe3++2Cl- |
C.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g++2NH3·H2O = [Ag(NH3)2]++2H2O |
D.SO2使氯水褪色:SO2+Cl2+2H2O =SO42-+2Cl-+4H+ |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
B.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是否导电把物质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 |
C.凡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为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物质为无机物 |
D.根据密度大小把金属分为轻金属和重金属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苏打可以用作胃溃疡患者的胃酸中和剂 |
B.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银耳、米粉等 |
C.飞机播撒碘化银或干冰可实现人工降雨 |
D.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酸 |
已知反应X(g)+Y(g)R(g)+Q(g)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 mol X和0.8 mol Y,反应初始4 s内
(X)=0.005 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1.7 |
1.1 |
1.0 |
0.6 |
0.4 |
A.4 s时容器内c(Y)=0.76 mol/L
B.830℃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C.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1200℃时反应R(g)+Q(g)X(g)+Y(g)的平衡常数K=0.4
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水中至饱和,然后向其中滴加0.1 mol·L-1 NaOH溶液。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次氯酸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
B.a~b段,溶液中 ![]() |
C.b点对应溶液中:c(Cl-)>c(H+)>c(HClO)>c(ClO-)>c(OH-) |
D.c点对应溶液中:c(Na+)=2c(ClO-)+c(HC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