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化学式 |
电离常数 |
| HClO |
K=3×10-8 |
| H2CO3 |
K1=4×10-7 |
| K2=6×10-11 |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CO32-+2Cl2+H2O=2Cl-+2HClO+CO2↑
B.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HCO3-+Cl2=Cl-+ClO-+2CO2↑+H2O
C.向NaClO溶液中通少量CO2:CO2+NaClO+H2O=NaHCO3+HClO
D.向NaClO溶液中通过量CO2:CO2+2NaClO+H2O=Na2CO3+2HCl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②构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③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④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 800 K,科学家成功地合成出CO2原子晶体。下列有关这种CO2晶体推断最不可能的是( )
| A.晶体中每摩碳原子与4 mol氧原子形成共价键 |
| B.具有很高的熔点、沸点和硬度 |
| C.硬度很大,可用作耐磨材料 |
| D.容易液化,可用作制冷材料 |
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
| 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
| 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
| 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递增依次增大 |
| B.卤族元素中氟的电负性最大 |
| C.CO2、SO2都是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
| D.CH2===CH2分子中共有四个σ键和一个π键 |
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 B.V形;三角锥形 |
|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 D.V形;平面三角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