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电报机、大功率电动机、电灯、电影机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次世博会,展品有丝绸、瓷器等。
材料三:2010年5月1日,游历世界各地150余年,无数次点燃人类文明智慧火花的世博会在中国上海开幕,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这次“生产的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位这次“生产的革命”的发明家吗?
(2)材料二中,主要展示了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什么领域取得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至今仍极大方便和丰富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请你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
(3)请问上海世博会是在哪一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举行的?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说明了各国在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关注如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哪些问题?(举出一例)
读图简答题:
请回答
(1)图中和平鸽背部“US”字样代表什么?图中和平鸽的身子象征什么?画中人物正在“安装”和平鸽,象征了什么?
(2)这幅图揭示了什么实质性问题?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这首歌曲唱出了世界人民的美好心声,也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国际政治背景是什么?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是什么?
(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感受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请试举两例。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世界又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二战中哪次会议为其形成奠定了基础?
(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当前多极化趋势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对我国当前的发展有何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主要手段是购买技术专利和图纸,在短期内集中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开发的成就,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提高。……日本政府长期坚持“教育先行”战略,重视人才培养。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
材料二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
材料三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什么组织的成立使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开始变成现实?欧洲国家为什么要联合起来?
(3)材料三中尼克松所讲的“竞争”主要反映在哪一方面?尼克松所说的“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是指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
参战国 (个) |
卷入人口 (亿) |
参战人员 (亿) |
伤亡人员 (亿) |
直接经济损失 (亿美元)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30多 |
15 |
0.7 |
0.3 |
1805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0多 |
20 |
1.1 |
1.9 |
40000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最终形成于何时?由此爆发的战争为什么是非正义的?(2分)
(2)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2分)
(3)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分)
(4)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世界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