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及图片,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 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
材料二:二战以后,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四分之三。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材料三:1956—1978年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相当于美国的2.7倍,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与美国、西欧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萧条、危机”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并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一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有错必纠。这样,才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我党在农业上执行的政策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党在农业上又有着怎样的举措?解决了什么实质问题?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我党又在农业政策上犯了怎样的错误?有何消极的影响?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又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阅读下列材料:(每小题2分,共6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请回答:
(1)材料中的名言是谁说的?
(2)他“利国家”的最主要事迹是什么?意义如何?
(3)请根据这件事对他作出准确的评价。

奥巴马是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而正是当年的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今天当年被解放了的黑奴的后裔要来拯救美国了。请阅读美国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2008年11月06日的竞选获胜演说词(节选):
今天晚上令我难忘的却是在亚特兰大投票的一名妇女:安·尼克松·库波尔。她和其他数百万排队等待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除了一点:她已是100多岁的高龄。
 她出生的那个时代奴隶制度刚刚结束;那时路上没有汽车,天上也没有飞机……她是黑人。
  今天晚上,我想到了她在美国过去一百年间所经历的种种:心痛和希望;斗争和进步……
  当30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使人们感到绝望时,她看到一个国家用新政、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是的,我们能做到。
  当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到全世界,她见证了一代美国人的伟大崛起,见证了一个民主国家获得拯救。是的,我们能做到。……
人类登上月球、柏林墙倒下,世界被我们的科学和想像连接在一起。今年,在这场选举中,她用手指触摸屏幕投下自己的选票,因为在美国生活了106年之后,经历了最好的时光和最黑暗的时刻之后,她知道美国如何能够发生变革。是的,我们能做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那位106岁高龄的美国妇女出生的 “那个时代”指的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时期?“结束”“奴隶制度”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2)文中提到的“30年代”“大萧条”指的是什么事件?
(3)文中提到的“新政”领导人是谁?
(4)文中“炸弹袭击了我们的港口”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的意义?
(5))文中提到的选举制度,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哪部宪法?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引领时代”的发明是什么?
(2)“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在交通工具动力方面的发明是什么?
(3)“网络长椅”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4)领略科技进步成果,举二例说明科技改善人类的生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