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
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
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
D.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

孙中山在谈到科举取士时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认为()

A.举荐制度在历史上没有进步性
B.科举考试是我国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C.唐宋考试制度过于严厉推行难度较大
D.八股取士值得推崇

《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
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C.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D.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其中“其弊”是指()

A.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B.八股盛而《六经》微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