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世纪始,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北大西洋东岸;20世纪初,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北大西洋西岸。在这两个过程中先后崛起的世界性大国是

A.葡萄牙和西班牙 B.荷兰和法国 C.美国和德国 D.英国和美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所谓“要式买卖”是罗马法移转所有权最古老的方式。采用“要式买卖”时,当事人(主要是罗马市民)必须亲自到场,并由已达婚龄的市民五人出场作证,另由一已达婚龄的市民为司秤人。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

A.保护私有财产 B.最早的成文法
C.注重形式规则 D.保护贵族利益

罗马法在程序法律方面确立了很多基本原则,如:审判员不得审理与己有关的案件;举证的义务由主张者而不是否认者承担;单一证据不能证明,与其他证据相结合可以证明;判决应当与请求相对应等。确立这些原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防止法官以权谋私 D.确保被告不受冤屈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③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很落后
④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