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运动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参与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以下对应正确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没有代表,不纳税 |
B.1776年的美国革命:自由、平等、博爱 |
C.1789年法国大革命:限制王权,议会制上 |
D.1917年俄国革命:和平、土地、面包 |
《大国崛起》中说道:“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 B.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改革 |
C.中国发动“文化大革命” | D.德国为冲破凡尔赛体系而扩军备战 |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本质上反映了
A.民营企业的恢复与发展 | B.企业获得了绝对自主权 |
C.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发展 | D.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
以下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的文章选摘,请将其按时间顺序正确排序: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
②“一切为1070万吨钢产量目标让路”
③“致富光荣”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1833年,德国传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Gutzlaff)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刊前,郭士立在一封信里表达了他的创刊目的:“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以上材料表明了
A.这份报刊专为中国公众服务,具有近代化意义 |
B.这份报刊标志着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开始 |
C.中国近代报刊萌芽于鸦片战争之后,受到外来的影响 |
D.西方的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思想观念的变化 |
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A.戏剧情节 | B.等级观念 | C.人文素养 | D.民主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