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 )
A.山顶洞人时期 | B.半坡氏族时期 |
C.大汶口文化时期 | D.黄帝和尧、舜、禹传说时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
“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 《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 )材料中“儒家强调的习惯法”的含义是()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
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
明朝各种商税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洪熙元年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
C.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
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
A.课程设置多样化 |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
C.向社会下层扩展 |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