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可以拿出更多的
财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各级政府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通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包括严格执行增加投入政策、加大支农补贴力度、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现当代农业建设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请简要分析说明财政的作用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决克服一些单位盲目增加个人收入和社会集团消费的倾向,同时必须十分关心贫困地区,低收入者和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什么问题 ?
(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提的问题是否一致?为什么 ?

“中国蒜都”——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的大蒜价格,已经从2月份最低的每公斤8毛钱涨到了每公斤8块钱。而在杭州,普通大蒜的零售价已经达到了12元/公斤,个别大型超市甚至达到了14元/公斤,一路飙升的价格直逼猪肉,以涨幅论,今年大蒜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超同期的房价和股市涨幅。其中,蔓延全球的甲流疫情、游资的炒作和出口大增对蒜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多位医学权威均表示,“大蒜确实有杀菌的作用,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大蒜有预防甲流的功效。”
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你对“疯狂的大蒜”的认识。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自由经济,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2009年06月09日报道,东航或对上航启动“吸收合并”。6月8日,东航、上航双双停牌。此前市场一度传言的两航合并话题由此再度被热议。东航6月9日公布的公告表示,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重组事宜和进一步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的计划安排;而上航则称,有涉及与公司相关的重大重组事宜,并将在公告刊登后向相关部门进行政策咨询及方案论证。有消息说,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和上海国资委正在就东航重组在上海进行磋商,初步确定东航作为主导方重组上航,核心内容可能是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市场人士认为,为了保留上航的品牌,“东上”重组将会参照东航与云南省国资委5月31日“成立双方共同投资的合资公司”的合作模式。目前,推动双方重组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双方在共同的总部上海市场均面临市场份额不够强的困境。东航为32%左右,上航为18%左右。而国航和南航分别在自己的总部北京和广州占有45%和50%的份额。如果东航与上航完成重组,新公司所占的上海市场份额将有望达五成,在定价能力和控制力上将显著增强。
结合上述材料,调用有关经济学知识,分析东航与上航战略重组的重要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

项目
年份
GDP增长率(%)
就业人数年递增率(%)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4年
11.6
0.5
4.2
2005年
13.5
0.24
4.1
2006年
14.9
0.31
3.9

注:目前该地区尚有失业人数约5万人。
材料二 某市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所有制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民营经济
外资经济
其他
2001年
35%
20%
15%
6%
24%
2006年
20%
18%
30%
10%
22%

材料三 某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发现,该市民工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装缝纫等以女性员工为主的行业,对女工需求量很大,但大多数女工都不愿意到这些行业工作。为此,服装缝纫企业已经普遍把女工的月工资调高了200—300元,但招聘情况仍旧不理想。女工不愿意到服装缝纫企业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服装缝纫企业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不好;二、服装加工工作没有家政服务轻松、赚钱多;三、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用工,往往要求与女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女工不能随意更换工作或者农忙停工回家。
材料四 据调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前三项是上海(79%),经济发达地区(52%),深圳(49%)。选择到“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首选项不到3%,就业后一两年内因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大学生高达50%。月薪1000元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同时,七成以上企业则认为2005年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职位空着。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假如你是记者,你对材料二中求职女工的想法会有哪些评论?(请写出3个以上要点)
(3)结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该市政府可以提出哪些就业政策。
(4)结合材料四,请你就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一个社会调查,简要写出你准备开展这项活动的步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