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yì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是先主遂亮(告诉) B.此人可见(接近、趋向)
C.先主之(器重,重视) D.欲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名微众寡其主不能守
B.此用武国或置酒而招
C.屏人曰:“汉室倾颓……”高祖之以成帝业
D.信义著四海出没鲸波万仞中

翻译下面文言文语句。
① 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文: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译文:                                      
下列有关选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分析天下形势,并提出对策、蓝图中,可见诸葛亮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具有天才的预见能力。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必要性。
C.选段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围绕“隆中对”的“对”前、 “对”中、“对”后依次写来,且详略得当。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如结尾一个“善”字,就把刘备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准确地表达了出来。

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根据文意,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词。)
①孙权:                                  ②益州: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及楚,楚子①享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②?”对曰:“子女③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④;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⑤,右属櫜鞬退避三舍,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背景: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选文中晋公子即重耳。)
注释   ①楚子︰楚王。因楚国国王受封子爵,故称楚子。   ②不谷:国君自称。   ③子女:美女侍从。   ④舍:一舍是三十里。  ⑤鞭弭:鞭子和弓。  
.解释下列划线字
公子若晋国
以君之灵 乃送
.选出下列“以”字用法与“则何以报不谷”中用法和意义一致的项( )

A.若以君之灵 B.以与君周旋
C.固以怪之矣 D.太医以王命聚之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虽然,何以报我?
(2)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选文中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解释它的比喻义。

文言文阅读(10分)
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①魏武帝:曹操。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⑤吴会:吴国。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乃三亮于草庐之中(   )(2)厚相结纳(    )
(3)江南平(   )  (4)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    )
.下面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众寡而无立锥 B.甚敬重
C.乃记而去 D.楚王闻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2分)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
. 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文言文阅读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注释:①熙宁:宋神宗赵顼(xū)年号,公元1068—1077年。 ②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 ③黑水:今辽宁昭乌达盟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境内。卓帐:竖立帐篷。卓,直立。 ④绡縠(xiāo hú);绡,薄纱。縠,绉纱。都是丝织品。 ⑤孙彦先:与沈括同时的科学家。
.解释划线的词
(1)隔虹对立,相数丈(▲ )(2)时新雨霁(▲ )
(3)山而去(▲ )(4)都无所(▲ )
.翻译句子
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本文选自北宋时期科学家的《梦溪笔谈》,说明了虹的变化和虹的形成原理,作者认为虹形成的原理是_______▲ _。(用文中原话回答)

阅读《破瓮救友》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光坐七岁①,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②,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①光坐七岁:司马光七岁的时候。②瓮:水缸。
.⑴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手不释书()②众皆弃()
③儿活()④群儿戏庭()
⑵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闻讲《左氏春秋》,爱之”相同的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其虫旧曾有之
C.至之市 D.钱帅登之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水迸儿得活。
.翻译下列句子。
⑴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司马光砸瓮救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出师表(选段)
诸葛亮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句中的意思。
夜忧叹
⑵庶竭驽钝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⑵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选段中“大事”具体指“”。(用原文回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