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②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竞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释】①朱弁,曾出使金国,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时期。②迢递,高远的样子。诗中的前两联描绘了金国之春怎样的景象?请做简要分析。
请简要分析诗的后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
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①
[唐]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②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③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注:①“京”指长安。“陕西十里”,即河南陕县以西十里的长亭,供行役者途中暂息。此诗是诗人从陕县西回京时作。②咸阳:即都城长安。③傅岩、首山是诗人家乡山西的两座山。傅岩, 相传为商朝奴隶傅说筑土墙之处,后傅说被商王武丁重用,国政大治。首阳山,据《史记》记载: 周初殷朝遗民伯夷、叔齐两兄弟义不食周粟,采薇首阳山,作《采薇歌》,最终饿死在首阳山。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一句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试做分析。
诗人说“日暮忧思多”,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都有哪些忧思?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注: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
(1)请简要分析首联写景的特色及其效果。
(2)诗中的人和物都满怀“春”的憧憬,请概括颔联和颈联中体现这一憧憬的细节。
(3)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