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8世纪中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相继颁布,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使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英国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B.议员是由选举产生的 |
C.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统治大权 | D.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嵬驿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七国之乱 | B.八王之乱 | C.安史之乱 | D.三藩之乱 |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是()
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 |
B.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 |
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 |
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之意 |
“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
A.三省六部制 | B.行省制 | C.内阁制 | D.军机处 |
《欧阳修集》中载:“……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中描述的和知州争权者应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 B.唐朝的节度使 |
C.北宋的通判 | D.北宋的枢密使 |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適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主父偃之计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C.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
D.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