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家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一书中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新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时带来了望远镜和世界地图,并将《四书》译为拉丁文。随后又陆续有传教士东来,系统介绍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把《五经》等典籍译为拉丁文。在他们的引导下,徐光启等士大夫开始研究和介绍西方科技;这说明
①明末清初开始出现西学东渐 ②西方文化在明末清初有重要影响
③西方知识界渴望了解中国文化 ④传教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以下对该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工业兴起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B.外国廉价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主要动力
D.中国人以农耕文明的眼光看待工业文明

19世纪60年代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 B.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
C.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