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23年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所作民意调查的部分结果。这反映了
| 调查问题 |
调查结果 |
| 1.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哪种可以救国? |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制10票 |
|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
俄国497票;美国107票 |
| 3.你心目中,国内大人物是哪几位? |
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
A.斯大林模式的成效使国人对苏联道路抱有好感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进步思潮传播
C.“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
| 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 |
| C.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
| D.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购买力低下 |
2009年为林则徐虎门销烟170周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则徐、孙中山都()
| A.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
| B.反对封建统治 |
| C.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
| D.反对外来侵略 |
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说:“强盗们(在圆明园)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焚毁了大清国士大夫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为此,大清国士大夫()
| A.开始投资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 B.开展了洋务运动 |
| C.支持义和团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
| D.掀起了“实业救国”运动的高潮 |
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近代中国曾出现许多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不大,期刊的名字却反映出时代气息,例如:曙光、新社会、新中国、进步青年、新生、新气象、救国、自由、新妇女等,这些期刊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主旋律是()
| A.爱国主义 | B.民主科学 | C.追求真理 | D.平等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