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争论。御史说:“今大夫各修太公、桓、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买官赎界,顿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斌鼓不增而用足。”贤良文学则反驳道:“安民富国之道,在于反本立而道生 …… 方今之务,在除饥寒之患,罢盐铁,退权利,分土地,趁本业,养桑麻,尽地力也。”
——桓宽 《盐铁论》
材料二  1950年下半年起,全国开展了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在调整公私关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扩大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收购、包销。随着加工、订货范围的迅速扩大,使私营企业上半年的萎缩局面很快得到扭转;(2)调整公私商业的经营范围和调整价格,国营商业应把主要力量放在批发上,以调节市场,稳定物价……(3)对私营工商业进一步发放贷款;(4)调整税收,对部分工业产品减税,裁减税种、税目,提高所得税起征点。
材料三 列宁说:“什么是租让制呢?它是国家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后者负责安排和改进生产,把所得到的一部分产品付给国家,另一部分则作为利润归自己所有……根据合同,资本家在一定期限内是一部分国家财产的承租者,但不是所有者。所有者仍然是国家。”  
——杜华《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材料四   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的部分措施

1933年6月16日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某些有益的公共工程的兴建;规定生产规模和价格;规定由雇主、雇员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和调节生产等
1935年7月5日
颁布《全国劳资关系法》,规定雇员有组织集体谈判的权利
1938年6月25日
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即工资工时法

——黄安年《美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专题》
(1)据材料一,指出双方争论的焦点,并概括“御史”一方的观点。
(2)材料二、三的政策分另组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分析材料二经济措施的作用。
(3)根据材料四,归纳罗斯福政府调整工业的特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共同向题是什么?对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新经济政策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四月提纲》是列宁在什么时候发表的演说?
(2)列宁在演说中说的“这个资本家政府”,“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是指的当时的什么政府机关?
(3)列宁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
(4)“最自由的国家”情况后来有了什么变化?为此,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材料1: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2: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之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3: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德国海军中的起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在全欧洲增长的最高表现;其次,帝国主义为扼杀俄国革命而媾和的威胁)和军事形势(俄国资产阶级和克伦斯基之流已经明确地把彼得格勒让给德国人),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在准备,——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91-?年lC月23日)
试结合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从革命形势、革命策略和结果三个方面简要评述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过渡中革命策略的变化。


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19世纪中期革命斗争形势的论述:
材料1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形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2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殖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已经完成。对于我们,目前的重大问题是这样:在欧陆,革命是迫在眉睫了,一开头将采取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但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运动既然是在更广大的地区继续向上发展,这种革命是否不可避免地将在一小地区内被粉碎呢?
——1858年10月8日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
请回答:
(1)材料1中恩格斯所说“错误的”“想法”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错误的”?
(2)材料2中,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在欧陆“迫在眉睫”的根据是什么?这与恩格斯的论述有无矛盾?为什么?
(3)材料2中,马克思在对“目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中,肯定了哪几种进步运动?
(4)为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先进阶级在1858年后的20年内作过哪些积极的努力?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巴黎公社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获得了很大发展。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回答:
(1)这一时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巴黎公社是否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
材料二在希腊国土上,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材料三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合农耕的土地很少,但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往亚洲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材料四 (中国)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扩大自己的疆域。……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希腊城邦的特点。
(2)希腊各邦的这些特点是如何推动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希腊各邦之间与中国各诸侯国之间关系有何不同?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