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及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
|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
|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
|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
|
1867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
|
法国 |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
|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
|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
|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
|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材料二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于是,美国人民在革命期间和革命之后,通过了旨在使这一宣言不仅在纸面上而且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种种法律。他们没收并分配了亲英分子的大地产,将公民权扩大,所有成年男子(但不包括妇女)都拥有了选举权。许多州政府通过了禁止输入奴隶的法律。已建的教会被废除,宗教信仰自由成为国家的法律。十三个州都正式通过了包括人权在内的宪法,这一宪法保证公民天赋的权利。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评述材料二中关于美国革命的认识,分析材料兰宪法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
(3)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 17— 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大熊猫是珍稀的动物,是和谐、友谊、和平的象征,也是中国的国宝,现已成为中国的一大符号。
材料一:科学界将戴维神父发现大熊猫的日于定为1869年4月1日。……1870年,大熊猫标本在巴黎自然博物馆亮相后,引起了轰动,极大地刺激了西方探险家的好奇心。……俄国人来了,英国人来了,德国人来。他们竞相收集熊猫皮,猎杀熊猫,或者试图将熊猫活体带走。
——谭楷《大熊猫发现140周年了》(载2009.3.25《南方周末》)
材料二: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1990年)吉祥物“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
材料三:1941年,宋美龄为了感谢美国而送给美国一对大熊猫;
1957年,前苏联获赠一只大熊猫平平,后又获赠一只安安;
1972年,美国获赠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
1972年,日本获赠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
……
熊猫逐渐成为西方寓意中国的动物,这种动物代表了西方的一种期许;有力量、很少咬人,不争肉吃,比美国的鹰和俄罗斯的熊都要温和。
——摘编自2010年第9期,《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2005年4月,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5月3日,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大陆同胞向湾同胞赠送一对大熊猫。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观众投票将两只熊猫命名为“团团”、“圆圆”。2008年,“团团”、“圆圆”入台,并在台湾掀起了一股“熊猫热”。
——据人民网相关资料整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大熊猫在两个历史时期所充当的不同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两次赠送大熊猫给美国的不同原因。
(3)根据材料四,你认为两只入台熊猫命名为“团团”、“圆圆”的寓意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大熊猫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材料一(新加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赖以治国的威权模式面临挑战,这一挑战促使新加坡政治民主进程得到较大幅度的推进。人民行动党在选择回应政治民主化挑战的路径时呈现出明显的自然性与主动性特征,即人民行动党主动地、自觉地主导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新加坡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完全操纵在人民行动党手中,但要完成政治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自孙景峰《世界民主浪潮下的新加坡威权体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现状。
材料二:新加坡是一个建国以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的国家。李光耀一直以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小国,不能出现多党纷争政治,否则将难以生存这样的话来警告国人,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摘编自蔡定剑《向新加坡学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实现国家经济
现代化而采取的措施。
从一定意义上说,近300年的世界现代化史,就是一部发展方式的更新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正是信奉“专制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并以不断创新的方式增强综合国力、巩固超级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使美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的角度,指出美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今是如何实现科技与制度的双轨创新的。
材料二: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改变了过去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既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 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去。
材料三: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注是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
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以上材料摘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美、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
世纪博览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历届世博会都深深打上了举办国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首届世博会(全称“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在伦敦拉开帷幕。……这届世博会是英国光荣与梦想的缩影。在宏大的盛会背后,隐藏着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摘自乔继红《历史的启示:世博会是经济大国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英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材料二: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世界博览会,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这一年,适逢美国建国百年纪念年。它的意义,绝不只在美国首次获得了世博会的举办权;通过博览会,美国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兴工业国家的崛起,证明它已走出欧洲工业强国的阴影。当世博会上当时功率最大的600吨柯立斯蒸汽机启动时,千百台机械齐声轰鸣,展厅微微震动。正是在这隆隆声中,美国向世界宣布:“我来了!”
——摘编自2010年5月13日《今晚报》
材料三: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的部分美国展品
(2)美国选择1876年在费城举办该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崛起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右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政府为何把世博会主题定为“发现的时代”?该“发现”曾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起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臣民和国王的领地。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是由公民组成的……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的形式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的形式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
材料二:意大利人……在1859—1871年间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国家。德国人在普鲁士人的领导下……建立了他们的德意志帝国。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德意志、意大利的“民族主义”主要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到1871年民族主义的原则已在西欧获胜”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一般认为,民族 主义包含有民族独立和民族振兴两个方面的内容。试以19世纪后半期的日本为例简单说明。